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危害大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血糖含量应该是3.9~6.1mmol/L。如果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而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波动也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那么,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危害大呢?
空腹血糖危害
空腹血糖是指进食后8小时以上的血糖含量,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空腹血糖过高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另外,空腹血糖过低也会使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甚至危及生命。
2. 对肝脏的伤害
空腹血糖过高会促使肝脏合成更多的葡萄糖,进而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3. 对视力的影响
空腹血糖过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引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餐后血糖危害
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内的血糖含量,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餐后血糖过高会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使胰岛素受体耗竭,长期可能演变成Ⅱ型糖尿病。
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餐后血糖过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
3. 对代谢率的影响
餐后血糖过高会促使体内更多的代谢产物积累,导致代谢率下降,使身体的基础代谢率减缓,也就是说身体燃烧能量的速度变慢了。
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危害大
研究表明,不管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只要超过正常范围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不同的是,空腹血糖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等,并且长期存在的危害比较大。而餐后血糖过高则容易使人发胖,增加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长期也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于血糖波动的控制,及时就医和健康饮食都是必要的。
总之,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当地进行运动,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减少空腹和餐后血糖带来的不良影响。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