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检查尿常规哪些指标不合格

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容易导致尿中出现异样指标,如血尿、蛋白尿等,因此日常的检查非常重要。其中尿常规就是一项常用的检查指标。但有些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时,发现自己的某些指标不合格,需要重视并及时就医。

尿比重

正常人的尿比重在1.010-1.025之间,如果低于1.010则可能表明患者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情况,而高于1.025则可能提示患者缺水或存在浓缩状态。因此,若尿比重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更为详细的检查以了解问题的根源。

肾炎检查尿常规哪些指标不合格

尿酸碱度

正常人的尿酸碱度在4.6-8.0之间,若低于正常值则意味着体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状态,若高于正常值则可能是由于饮食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状态。若尿酸碱度偏离正常范围,则需要进一步排查问题并进行治疗。

尿中蛋白质含量

正常人的尿中蛋白质含量比较低,如果超过10mg/L则被认为是异常的,并可能提示患者有肾小球疾病等情况。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蛋白尿程度比较严重,则需要尽早就医,以便及早控制疾病发展。

尿胆原含量

正常人的尿胆原含量波动相对较大,女性稍低于男性。若尿中胆原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则说明患者肝功能异常,可能是因为饮食、药物、服用某些保健品等原因引起。但如果发现自己的尿胆原每次检测结果都高于正常范围,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尿潜血

尿潜血是一项最基本的肾脏疾病诊断指标。如果尿中出现潜血,则表明患者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尿潜血阳性不一定代表患者患有肾脏疾病,可能也是由于感染、某些药物、怀孕等原因引起。但如果每次检测都有尿潜血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治。

结语

以上是尿常规检查中常见的不合格指标,如果你发现自己存在这些情况,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同时,平时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健康、多喝水、注意环境卫生等等,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使疾病发生加剧。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