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尿潜血3+是怎么回事
体检尿潜血是目前常见的体检项目之一,其中大部分人的检查结果呈阴性,但有时也会出现尿潜血“阳性”的情况。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呢?
什么是尿潜血?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本来就含有一些红细胞,只要数量不超过5个/HPF,即被视为正常范围。若在尿液检测过程中发现红细胞数量超过5个/HPF,就被称为“尿潜血”。
尿潜血“阳性”的原因有哪些?
尿潜血“阳性”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
炎症: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导致尿潜血前状态。
肾脏疾病:如肾结石、多发性肾囊肿、肾炎等肾脏疾病均可引起尿潜血。
肿瘤:肾癌、膀胱癌等肿瘤发生时也会导致尿潜血。
药物:少数药物也可以引起尿潜血现象,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
尿潜血“阳性”如何处理?
如果一次检查中出现了尿潜血“阳性”的情况,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首先需要排除尿液样本因为非血液原因导致假阳性结果(如月经期女性红细胞污染),而后请医师根据病史和体征进行系统性检查分析,例如B超、CT、尿路造影等检查,以判断是不是由病理性因素导致的。
对于患者来说,提高个人卫生习惯、多喝水等方法有助于预防一些肾脏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肾脏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痛苦易发,饮食上的合理调整,如适量减少高钙含量、高磷含量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D等,是很有必要的。
尿潜血“阳性”需要重视
尽管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含有红细胞,但若是尿潜血“阳性”,就暗示着出现了某种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咨询医生开展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总结
尿潜血被认为是呈现某种肾脏或泌尿道相关病症的标志,但不是所有都是这样的。所以当检测结果显示为尿潜血“阳性”时,应该很快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治疗。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0 条)